• 主页 > 体育问答
  • 马拉松赛事井喷,路跑引领全民健身风尚,成最受欢迎健身方式之一

    近年来,马拉松和各种路跑赛事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路跑逐渐成为一种引领全民健身潮流的城市文化。

    《中国体育产业商业价值报告》显示,在大众经常参与的运动中,跑步以43%的参与率位居榜首。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已成为中国人民最流行的健身运动方式之一,也是全民健身的重要平台。2018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参赛总人数为583万人,比2015年增加433万人。

    根据

    根据国际田联今年6月发布的一组全球业余跑者和跑者统计数据,近10年来,参加马拉松(42.195公里)的人数仅占所有跑者的12%左右,而参加半程马拉松(以下简称“半程马拉松”)的人数一直在增加, 约占30%。“5公里”跑者人数最多,约占所有跑者的35%。在我国,路跑者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那么“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和“全程马拉松”,哪个项目的长度适合你,如何跑步才能更健康?11月2日,来自北京、内蒙古、安徽、吉林、河北、江苏、山东、山西、陕西、江西等地的20余个国家路跑/马拉松行业协会负责人、跑步爱好者等50余人齐聚北京,参加由《中国青年报》“健康中国”版、北京马拉松协会联合举办的“马拉松与健康”大会。与会人员从教育、医学、媒体传播、路跑行业发展等角度探讨了路跑与个人健康、马拉松与行业健康、马拉松与社会健康的关系,向健身爱好者传达科学健身理念。

    马拉松是极限运动,每个参与者都应该谨慎对待

    人们跑步的动机如下:生理上,为了保持健康或减肥;在心理层面,为了增加自信心,追求人生的意义,应对负面情绪,在与他人竞争、实现个人目标中获得成就感;在社会层面上,他们希望与他人互动并得到认可。

    马拉松健康跑多少公里_马拉松健康跑_马拉松与健康

    从饱受疾病折磨到跑完59场马拉松(包括22场“全程马拉松”),五十多岁的跑步者温才峰开始健康地跑步。因为脑炎,她在大学期间“无身”,毕业后几乎每年都从亚健康到小病,再到住院,温彩凤意识到医院只能治病,只有运动才能让自己健康,于是她开始跑步,跑进了马拉松。温彩凤给自己定下了“不受伤,跑得更久、更快、更健康”的目标。

    如何理解马拉松,大众对马拉松有哪些误解?北京马拉松协会会长赵福明表示,从不跑步的人会改变“马”的颜色,而一些爱好者会过度追求个人最好成绩(PB)。“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业余跑者,我们离竞技体育还很远,即使是最优秀的跑者也应该认识到差距,不要太雄心勃勃;其次,不要忘记初心,跑步时把保证健康放在首位,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科学锻炼,通过锻炼享受更健康的生活。赵福明认为,马拉松本身就是一项极限运动,每个参赛者都应该谨慎。

    运动医学专家教你如何更安全地跑步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医师、运动医师朱静从马拉松猝死的案例入手,分析了谁不适合跑马拉松。她告诫大家要科学、安全地跑步,为健康而继续跑步。

    “马拉松是一项典型的极限挑战,第一名完赛者在终点线死亡的事实向我们展示了这项运动的风险。然而,这也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运动。经常跑步会导致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和内啡肽,使人快乐甚至“上瘾”。朱景娴说。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以来,中国有20多名跑步者在“半程马拉松”或“全程马拉松”比赛中或赛后猝死。据国外文献统计,马拉松猝死发生率为0.6/100,000-1.9/100,000,而在我国,全人群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0,000,远高于跑马猝死发生率。朱敬贤认为,“我们可以做得更多,进一步避免悲剧的发生,预防是赛道上的关键。”

    朱敬贤表示,不建议有心肺疾病和基础心脏病的人参加。如何检测参赛者潜在的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是减少赛中或赛后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关键。“我们建议参赛者在比赛前到正规医院进行以下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肺功能运动测试。赛前体检至关重要。朱景娴说。

    马拉松健康跑_马拉松健康跑多少公里_马拉松与健康

    其次,参赛者需要在赛前进行循序渐进的跑步练习,有规律的跑步习惯是保证马拉松完成的基础。“一般来说,从未练习过长跑的人,即使身体状况良好,也不建议参加马拉松比赛。第一次进行不熟悉的运动时,很可能会发生横纹肌溶解症,严重时可能会发生肾功能衰竭。朱敬贤表示,对于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跑者来说,在赛前完成相当于马拉松全程距离的跑步训练后,可以在正式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降低运动损伤和猝死的风险。参加过很多马拉松比赛的业余高手也要注意不要盲目追求成绩,“在比赛中要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身体不适,及时停止比赛,寻求医疗支持。如果赛前熬夜、感冒、身体不好,建议放弃比赛。”

    “最容易发生心脏骤停的是配速在5分到6分30秒之间的跑步者(马拉松训练中常用的概念,指的是跑步者跑完1公里所需的时间),即'业余爱好者'参加'全程马拉松'3.5至4.5小时。52% 的心脏骤停发生在马拉松比赛的最后 10 公里。朱景娴说。

    跑步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大多集中在臀部、膝盖和脚踝,朱医生提醒跑步者要尽其所能。“对于短期的伤害,可以通过休息、身体补偿来治愈;可逆性长期损伤可通过药物治疗+理因子治疗+康复训练治愈;然而,不可逆转的长期损伤需要手术治疗,也可能导致永久性功能丧失。

    朱静贤博士提醒跑者,赛前、赛中、赛后任何时候的营养补充都要足够重视;运行设备应以确保安全为基础,寻求权利不应昂贵。最后,她强调肌肉力量训练对跑步者至关重要,“肌肉力量是保护关节的盔甲,是PB的基石”。

    路跑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充满机遇

    北京市第三中学党委书记朱东辉也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他与同为跑步爱好者的第三中学校长一起组成了70人的教师跑步小组,并参加了北京马拉松协会组织的多项活动。同时,学校还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了3km-10km的跑步训练方案。“当学生在比赛结束后获得特殊奖牌时,他们的成就感比任何形式的口头动员都更有效。通过老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健康习惯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跑步是一件终生的事情,我相信跑步的学生也可以影响他们的父母和朋友。朱东辉说。

    全国各地的路跑行业协会和各种跑步团体是承担和领导大多数路跑者的草根组织。赵福明认为,目前是路跑行业的早期阶段,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马拉松健康跑多少公里_马拉松健康跑_马拉松与健康

    在今年的国庆群众游行中,北京马拉松协会组织了200多名会员参加第一届跑步团体方阵。截至目前,北京马拉松协会已主办、承办、协办赛事13项,开展公益培训1140场,认证培训20场,各类活动参演人员约5.8万人次,覆盖京津冀地区。

    地方行业协会如何实现健康发展?赵福明认为,行业协会的性质和定位应该明确;组建一个有共同目标的团队;执行有价值的工作项目;根据“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积极配合政府的政策和要求是很重要的。

    营造科学运动、健康生活的社会氛围

    北京市体育总会办公室主任侯鹏程表示,北京市体育总会的职能之一,就是强化社会组织引领国民健身、激活社会组织活力的功能。作为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等赛事的主办方,北京市体育总会最关心的是跑步安全以及由此带来的健康问题。健康跑的社会氛围,是每个跑者创造的。“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让科学健身成为每个跑步者心中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用酷炫的时尚或漂亮的装备,而是在慢慢整合的基础上充分了解项目的风险、利弊。”

    侯鹏程建议,跑步者要对自己的个人健康负责,在跑步中结合自己的特点,借鉴他人的经验,养成终生的运动习惯。

    江苏省淮安跑团副组长徐正彪、南昌田径协会会长雷华寿在会上分享了开展地方活动的经验。北京马拉松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前总编辑岑传礼从媒体宣传角度分析跑步与健康,他认为“为社会营造'科学运动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是媒体为大众服务的责任。”

    张磊,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itongjinshu.com/html/tiyuwenda/922.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