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甘肃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多人死于失温,失温究竟是怎么造成的?

    那么体温过低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呢?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游泳的人没事,而在春天跑马拉松的人却会死于体温过低?

    冬泳马拉松_马拉松游泳比赛时间_马拉松游泳比赛规则

    体温调节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典型的恒温动物,人体的新陈代谢等生理活动只有在常温下才能正常进行。在正常情况下,无论外界温度如何变化,在体温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体温通过产热和散热,可以维持在36.5-37.5℃范围内。体温的相对稳定,是通过大脑和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反应,采取相应措施,使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

    马拉松游泳比赛规则_冬泳马拉松_马拉松游泳比赛时间

    天气寒冷时,体温会下降到正常以下,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会发出指令,人体会不由自主地颤抖,产生热量,同时通过收缩皮肤血管和收缩立毛肌(鸡皮疙瘩)来减少热量的散发,从而防止体温下降,使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什么原因导致体温过低?

    冬泳马拉松_马拉松游泳比赛时间_马拉松游泳比赛规则

    低体温症,简单来说就是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当人体长期暴露在极低的温度下,体内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就会出现“低体温症”。

    马拉松游泳比赛时间_冬泳马拉松_马拉松游泳比赛规则

    冬季,我们在低温下常常会冻得瑟瑟发抖、手脚僵硬,这其实就是轻度低体温症。此时,若不是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中,及时保暖,在体温调节系统的调节下,体温一般能保持稳定。但如果寒冷情况得不到缓解,超出了体温调节系统的极限,体内补热速度跟不上散热速度,体温就会不断下降。当体温降至31℃时,机体核心温度无法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就会逐渐减弱,意识模糊。如果低体温程度较重,体温降至25℃以下,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出现心肺衰竭,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马拉松游泳比赛时间_马拉松游泳比赛规则_冬泳马拉松

    为什么冬天游泳的人没事,而跑马拉松的人却死于体温过低?

    冬泳严格管控

    在东北地区,冬泳是一项很受欢迎的运动。并不是说冬泳没问题,而是在水下的时间会根据水温严格控制,不会游很长时间或很远,一般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像泡温泉,想泡多久就泡多久。

    马拉松游泳比赛时间_冬泳马拉松_马拉松游泳比赛规则

    马拉松游泳比赛时间_冬泳马拉松_马拉松游泳比赛规则

    冬泳者入水前会进行充分热身,以储存更多热量于体内。入水后,起初会感到寒冷,身体会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稳定的体温。运动后,会感到较暖和,过一会儿,又会感到寒冷,浑身发抖。此时就该出水了,否则继续下去会承受不住,容易发生体温过低。游完泳后,也要立即擦干身体,穿上保暖衣物,保证身体的热量。因此,冬泳也需谨慎。

    马拉松游泳比赛时间_马拉松游泳比赛规则_冬泳马拉松

    马拉松运动员为何会死于体温过低?

    甘肃马拉松赛时间较长,参赛选手要在山区连续跑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地面与山上有一定的温差,更糟糕的是比赛期间,突然出现极端天气,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大雨。此时运动员已经跑了几个小时,能量已经消耗很大,全程没有补给点,也没有食物和水可以补充,这就导致骨骼肌产热的原料不足,产生的热量不是很充足。

    马拉松游泳比赛规则_马拉松游泳比赛时间_冬泳马拉松

    散热方面,选手们被雨水淋得浑身湿透,而热量在水中的散布速度比在空气中更快,即在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散热速度是空气中的20倍。因此,在相同温度下,人在水中比在空气中冷得多。同时,再加上风力强劲,保温毯根本无法覆盖,很快就被吹翻。流动的空气不断带走体表大量热量。选手汗液的蒸发,进一步加剧了热量的损失。

    马拉松游泳比赛规则_马拉松游泳比赛时间_冬泳马拉松

    冬泳马拉松_马拉松游泳比赛规则_马拉松游泳比赛时间

    当人体产热跟不上,散热大于产热,而且散热越来越快,核心温度就会迅速下降,很快就会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那时候,没有办法逃离这种极低的温度环境。赛道大部分处于无人区,无法及时提供物资和医疗救助。体温过低程度严重时,会出现心肺衰竭,最终心脏停止跳动,人就会死亡。

    马拉松游泳比赛时间_冬泳马拉松_马拉松游泳比赛规则

    所以,甘肃马拉松事故,是山区、大风、降雨、降温、缺乏加温条件、没有避难所、没有物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长时间滞留在寒冷环境中造成的失温事故,是天灾,更是人祸!

    总结

    因此,无论是冬泳,还是马拉松跑步,如果不重视,都会引起严重的体温过低。

    身体短时间暴露在极端环境中,不足以导致核心区域失温。冬泳时,人体是主动暴露在低温下,而甘肃马拉松则是长时间被动处于极端天气中。所以,在前往野外环境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itongjinshu.com/html/tiyuwenda/913.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