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呼啦圈的好处
1、可以用来瘦腰,也是塑腿、手臂的好帮手。
2、挤压针灸效果:给腹部、腰部带来按摩、针灸般的挤压效果。
3、治疗便秘:经常用弹簧呼啦圈缠绕腰部,可以刺激肠道,治疗便秘,有效消除便秘带来的痛苦。
4、减重:弹簧产生的中心力具有比实际重量重三倍的运动效果。 通过弹簧对腰部的按摩以及转动呼啦圈时的大量肢体运动,可以有效燃烧体内脂肪,在减肥的同时达到健身的目的。 目的是减肥、保持身材。
旋转呼啦圈的缺点
据专家介绍,人体腹腔内的器官都有自己的位置。 一般锻炼很少会导致错位。 但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人来说,腹部脏器的位置很容易改变,如胃下垂、子宫和卵巢异位等。胰腺的位置在腹腔深处,不易改变,但可能会因大幅度转动而受伤。 大范围扭转身体、弯腰搬运重物等可能会对胰腺造成损伤。
有些人在没有教练指导的情况下长时间打呼啦圈,导致局部卵巢移位、卵巢悬韧带疼痛、胃部病变等。一般腹部脏器牵引损伤可以通过休息、热敷、热敷等方式慢慢恢复。按摩。 但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或局部疼痛长期无法缓解的情况,就必须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为了避免误诊,你应该告诉医生你做了什么运动,突然发作的时间等。医生提醒你,转动呼啦圈要适度,不要转动太久。
1、呼啦圈是一种简单的腰部运动,运动量较小。 仅靠这种运动来达到减肥效果是不现实的。 而且,呼啦圈扭转摆动的部位正好在胸腰椎的交界处。 脊柱过度扭曲或腹部压力突然增大。 当它增加时,可能会导致椎管内压力突然变化,导致血管破裂。
2、拉圈健身一定要科学,否则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锻炼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持续运动15-20分钟是最好的; 呼啦圈不宜太重,尺寸也不宜太大。 重量以食指和中指所能承受的重量为宜; 腰肌劳损 脊椎受伤或骨质疏松的人不适合这项运动。
3、转呼啦圈主要依靠腰部力量,充分锻炼腰肌、腹肌、腰外侧肌。 长时间扭腰容易引起或加重腰肌劳损、腰椎小关节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等。 老年人病情会加重,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容易诱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另外,长期同方向扭转也容易引起肠扭转。
转呼拉圈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1、运动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健身效果?
摇呼啦圈是一项全身运动,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但运动时间一定要足够长。 由于摇呼啦圈的强度不是很强,只有延长运动时间,持续做,达到有氧运动的阶段,才能消耗掉体内储存的脂肪和多余的热量。 摇晃多久才能达到健身效果? 不妨参考一下国家体委推行的“333”运动。 每周锻炼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心率会达到130次。 由于摇动呼啦圈的强度不够,如果想提高心率,就必须加快摇动速度。
2、呼啦圈越重效果越好吗?
事实上,并不一定越重越好。 也许较重的呼拉圈一开始需要更大的力气才能摆动,但随后它就变成了惯性运动。 关键是运动时间一定要足够长,否则短期的剧烈运动是没有用的。 有氧运动只会引起肌肉酸痛,不会消耗多余的热量。 另外,呼啦圈摆动时,会撞击腹部和背部的器官(如肾脏)。 太重的呼啦圈冲击力比较大,可能存在损伤内脏的风险,所以最好选择重量适中的呼啦圈。 是的!
3、腰肌劳损、缺钙者不宜
由于摇呼啦圈主要依靠腰部,充分锻炼了腰肌、腹肌、腰外侧肌等部位。 坚持锻炼可以达到收紧腰腹部的效果。 但需要提醒的是,腰肌劳损、脊柱损伤、骨质疏松症患者以及老年人不适合这项运动。 另外,在摇呼啦圈之前,应该做一些伸展运动,拉伸韧带,避免扭伤。
4、健康人在转呼啦圈前应做一些伸展运动,伸展韧带,避免扭伤。
5、饭前半小时转呼拉圈,饭后1小时转呼啦圈。
6、每次大约需要20分钟,一定要坚持。
7、转弯时,必须左右均匀转弯。 比如先左转10分钟,再右转10分钟,这样腹部两侧的受力就能均匀。
8、转呼啦圈后建议做腹部轻微按摩,有助于燃烧脂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itongjinshu.com/html/tiyuwenda/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