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真是全民健身了
人们经常在朋友圈发布人们举重的照片
商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赶紧研发一些运动饮料吧
不要在电视上观看运动员比赛
流汗如雨后痛快畅饮
普通人在日常运动后
你需要喝运动饮料吗?
运动饮料适合所有人吗?
01
运动饮料≠健康营养饮料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受到各种运动饮料广告的轰炸,很多消费者错误地将运动饮料或其他功能饮料与健康营养饮料“划等号”。
专家表示,我国没有对功能饮料进行分类,只是分为能量饮料和运动饮料。
▲ 市售运动饮料没有专门的货架,大多与其他类型的饮料混在一起。孟刚/摄
在现行的官方分类体系中,能量饮料属于软饮料中的特殊用途饮料。 除了水之外,能量饮料主要添加牛磺酸、氨基酸、咖啡因等“兴奋元素”。 这些元素的添加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的饮料,使其不同于运动饮料。 市场上的红牛、豆类等都是维生素功能饮料。 严格来说,它们不是运动饮料。 然而,由于它们含有维生素和电解质,因此也可以在运动时消耗。
02
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科学、客观地认识运动饮料呢?
记者发现,在国家标准《GB15266-2009运动饮料》中,运动饮料被定义为“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锻炼或进行体力活动的人的生理特点,能为身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的饮料”。人体所需的、能快速吸收的“饮料”,对钠、钾、可溶性固形物(如糖)、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有明确的强制性要求。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金福表示,运动饮料属于糖电解质饮料,其最大作用是补充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人体提供能量。
电解质对运动员很重要。 人体大量出汗时会损失一定量的钠、氯、钾、钙离子,肌肉传导的稳定需要适当的电解质水平来维持。 电解质失衡后,骨骼肌可能会颤抖、抽筋,这对心肌也不利。 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影响。 同时,运动饮料补充一些糖分来维持体能,补充的水分也有助于维持体温平衡。 现在一些运动饮料还添加了一些维生素、牛磺酸等活性物质,可以补充氨基酸和维生素,更好地促进运动员的体力恢复。
03
运动饮料并不适合所有人
运动饮料是为从事剧烈、高强度运动的人设计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运动饮料不仅不是健康的日常饮料,相反还可能会引起一些健康问题。
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主任刘英华:
从最常见的运动饮料成分表中不难发现,钠盐、钾盐、白糖和柠檬酸几乎成为了运动饮料的标准成分。 它们的目的是补充运动所需的能量和无机盐。 然而,对于不运动或运动量很少的人来说,这些有益成分却存在潜在风险。 研究表明,运动饮料含有大量糖。 喝一整罐饮料相当于吃7块方糖。 饮酒过多很容易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导致高钠血症。 添加的糖和有机酸也是引起龋齿的罪魁祸首。
注册营养师陈冉:
由于运动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离子成分和神经刺激成分,因此肾脏代谢有问题、咖啡因敏感、神经兴奋的人应谨慎饮用。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不运动的情况下大量饮用运动饮料可能会导致腹泻、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因此,专家提醒运动量少的人不要喝运动饮料,更不要把运动饮料当作普通饮料来喝。
刘英华:
对于普通人,尤其是孩子,不经常运动、运动时间短、或者运动强度不够的人来说,其实只需要喝白开水来补充水分即可。 长期饮用运动饮料很容易给身体造成负担。 另外,高血压、心脏病不好的人不适合喝钠等电解质含量过多的运动饮料,患有糖尿病和体重超标的人也不适合喝。
04
如何正确选择和饮用
店铺:
喝: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是短期运动(1小时以内)且运动强度不太高,只需补充饮用水即可。 如果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或强度过高,体液和能量损失过多,仍应适量补充一些含维生素、无机盐、糖等的饮料。
对于运动达人来说,运动饮料的补充贯穿于整个运动过程,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 对于职业运动员,建议按照运动前6mL/kg(体重)、运动中3mL/kg(体重)、运动后6mL/kg(体重)的标准补充。 对于普通健美运动员来说,可以每20分钟喝100毫升来补充。 不要大量饮用,而是要小口多次饮用,以免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
读
推荐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孟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itongjinshu.com/html/tiyuwenda/369.html